發布時間:2022-03-29本文來源:管理員
推進“雙碳”目標實現,需要科學認識。眾所周知,煤炭在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中占據絕對主體地位。長遠來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逐步減少煤炭使用量是大勢所趨。但“減碳”并非簡單退煤。一方面,可再生能源發電特別是風電和光伏發電,因為“靠天吃飯”存在著隨機性、波動性等缺陷,需要煤電靈活“調峰”,為其并網消納保駕護航;另一方面,現有技術條件下,肩負我國能源轉型重任的可再生能源還面臨大規模儲能和發電成本高效率低等一系列挑戰。此外,我國“富煤、缺油、少氣”的資源稟賦、較高的能源對外依存度等復雜現實決定:實現“雙碳”目標,去煤不可操之過急,需要統籌推進。
推進“雙碳”目標實現,需要科技創新。當“雙碳”提上議事日程,如何統籌做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這篇大文章,是當務之急。近年來,瞄準化石能源高效清潔利用,一批科研成果脫穎而出,如煤制油實現百萬噸級工業化應用、煤制乙醇開啟大規模工業化生產時代、煤制烯烴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形成……一項項重大突破,有效推進了我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也為“雙碳”目標的實現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未來,如何深入開展煤炭清潔燃燒與靈活發電,煤與生物質、光熱、新型儲能耦合發電,煤制清潔燃料與高值化工品,以及煤炭、天然氣工業鍋爐窯爐低氮高效燃燒等關鍵技術攻關,實現煤炭等化石能源的高效清潔利用,還須久久為功,做好技術攻關。
推進“雙碳”目標實現,需要系統支撐?!半p碳”目標的實現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其中不僅涉及能源結構,還涉及工業過程、交通運輸以及生態系統碳匯、工程碳匯等各個領域,迫切需要跨領域綜合交叉,進一步加強與國內外科研院所、高校、行業部門、企業的緊密合作,形成全面支撐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體系,推動“雙碳”目標早日變成現實。
來源:經濟日報 沈 慧